您现在的位置:正源学校>> 学生天地>> 写作园地>>正文内容

2004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名师点评
  就思想内容而言,本文对三位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作了一些个人评判,这种历史的、诗性的、富有哲理的题材,使文章具有了相当蕴藉的文化内涵。就思维逻辑而言,以小标题的方式把文章分成不同的层次,形式上显得很有条理。就文章的整体境界而言,由于受传统的“厌弃官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想的影响,过多肯定了三位历史人物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其次,“淡”是“淡泊”,“傲”是“孤傲”,“殇”是“悲壮”,虽然对三位人物的评判非常准确,但文章并不是以思想的统一性来构思的,而以一种外在的差不多和三个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密切的“菊花”来串联,这就导致了文章末尾“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这种听起来掷地有声,但实际上缺少关联性,也缺少境界性的结论。说稽康“追求自由”尚可讲得通,但这种自由决不是民众化的,而是个体的,也就谈不上什么“追求崇高”,因为“崇高”是超越自我的。说庄子“追求生命的尊严”,那么,是民众的尊严还是个体的尊严?说项羽“追求英雄本色”,究竟是个体英雄本色还是民族英雄本色人类英雄本色?细究起来,这些思想应该和现代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写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有过高的期望,但作为现代青年如果一味死守着“祖宗之法”而不思变通,应该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我们不能对考生在考场上的表现做苛刻的要求,但它反映了我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
独上高楼
重庆考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是捡(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柳)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尘)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回)吹角连营”。 ァ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我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名师点评
  李白、苏轼、辛弃疾是三位极具才情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无尽的辉煌,同时他们的一生也都有无尽的遗憾。但“无尽的遗憾”是不是世人及后人对他们的“期望”,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是不是他们的“自我认识”、他们的人生追求?
  我不敢批评辛弃疾,就像不敢批评鲁迅,因为在他们身上有让我们震撼的、正义的、民族的精神。我也不能批评苏东坡,因为他总在不懈地追求,虽然他曾多次遭遇不幸,但他总是宠辱不惊,终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杭州的苏堤、扶风的喜雨亭等也将永远为后人讲述着他的政绩。而对李白,我就不能完全认同后世给予他的景仰,因为在他的诗中很难读到关于天下苍生的作品,而在那仅有的几篇中也总是透着永远挣脱不了的私我意识,以至于我们无法将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与他同时代的杜甫相比。应该说这三位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迥然不同的,所相同的是他们都有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结局都是无尽的遗憾。
  当然,能在考场上构思这样一篇话题集中、思路条理、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像李白、苏轼、辛弃疾既是历史的辉煌也是历史的遗憾一样,本文有它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
为世界的明天点灯
广东考生
我喜欢中文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也喜欢英文的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我喜欢阅读浩如烟海的中国名著,也喜欢品味别具特色的异域佳作;我喜欢与亲人促膝谈心,也喜欢与异国友人言语交流。
  翻开世界地图,百余国名映入眼帘,让人刹那间眼花缭乱。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一个个国名让人想起那一种种不同的语言,也令人不由想到了沟通的问题。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的交流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若是语言不通,沟通上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绚丽多彩而富有深意。我们可以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之美,也可以品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满纸梅香,可若是异国朋友,与我们隔着语言的沟渠,你如何带他漫步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不懂异族的语言,面对异域文化,我们如何领略其间的神秘和神韵?
  沟通是语言的任务,语言为沟通而存在,为沟通服务。早在元代,马可•波罗游历中国,被神奇的东方文化所吸引,便决心留在中国,用笔记下古老的东方文化,最终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可以想像,这位伟大的旅人是如何从不懂汉语到将汉语运用自如并不断挖掘汉语言文化内涵的。正是掌握了汉族语言,马可•波罗见到了一个真实的东方世界,了解了一个文明国度的真正内涵。
  语言上的沟通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在饱览本国文化之余,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国的文化。通过学习异国语言,我读懂了泰戈尔的“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看懂了济慈的“躺在这里的人,他的名字写在水里”,我能与爱丽丝共同漫游仙境,也能目睹巴黎圣母院那一幕幕人间惨剧。打开互联网,我可以阅读国外新闻,了解另一个国家正发生着的大事,也可以进入聊天室,与异国朋友进行交流。
  语言的理解带来了沟通的便利,同时,成功的沟通又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异族语言文化。语言与沟通带来了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并将让人类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携手走向更好的明天。
名师点评
  《为世界的明天点灯》散文化的语言,诗化的意境,目光敏锐,见解独到,雄辩有力;古今中外,气势恢宏,旁征博引,作者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说理透彻,让人折服!此文观点鲜明,有较高的思想性与说服力。全文陈辅了“语言与沟通”的意义,文字优美典雅,可圈可点,语言驾驭的确精彩!
沟通隔膜的桥梁——语言
广东考生
月儿幽幽,风儿愁愁,今夜我无法入睡,倚窗而立,倾听窗外风摇芭蕉的细语,我的泪悄然滑落。
  今天与母亲吵架了,我什么也没有说,独自跑到海边。母亲她错了,她不该偷看我的日记。我站在海岸上,倾听浪打岩石的声响,忆起了以往的一点一滴。自小,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动去与别人沟通。我只能在自己的日记里畅想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也只能独自漫步林荫小道,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去寄托自己“雁过无痕,风吹无形”的感触。日子久了,自然而然与母亲之间的隔膜就深了。我无法了解母亲,我只能默默享受着母亲双眸中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关怀。然而今天的这一切,却让我措手不及。
  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她的身影显得那样孤独,我的心猛地一颤。母亲的声音很柔很柔,令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但你却不会用语言跟我交流,”母亲继续说道,“我在无意中看你哭泣过,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无法了解你,我只能用这种做法来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孩子,你能理解吗?”我看到了母亲眼角闪动着的泪光。这一份深沉的不易觉察的爱,我又懂得多少呢?我内疚。或许,母女之间的这一份情太深,却因无法沟通而隔膜了。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放声大哭,聆听着母亲沉稳的心跳,觉得欣慰多了。于是,在那一刻,我说了很多很多,包括我的理想,我的人生态度,以及我的一切感受。面对母亲,我第一次用语言,毫无保留地展现了自己的心声。母亲笑了,尽管那笑中还带着晶莹的泪珠,然而却是那样令我动容。很久以来,我都没见过母亲笑得如此舒心。我感觉得到,母女之间的心贴近了。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孩子,记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试着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去与别人沟通。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不会存有什么误解,彼此之间才能相互信任……”我从心里感激母亲,她给了我人生中一笔最重要的财富。
  一阵凉风拂过我的长发,我发现周围一切是那么的安谧、幽静。泪也不知什么时候干了,我的脸上浮现出舒心的笑容。从今以后,我会努力学着去与别人沟通——用自己最熟悉却不易表达的语言。我相信自己能行!
名师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内容并不复杂,但写法上却相当“出彩”,故事感人,感情真挚,构思精巧,善于取材。考生紧扣“语言与沟通”这一话题来写,角度新巧,口子开得小,切入点选得非常好,饱含真情,从生活中截取母亲“偷看”了自己的日记这一典型的片断来写,“语言与沟通”的情感演绎成母女之间活生生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人间的亲情、真情。文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都非常出色,文采飞扬,魅力四射,给人以语言美的享受。称之为“考场优秀作文”当之无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