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正源学校>> 学生天地>>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从心理上备战高考

无声的竞争——如何进行高考心理准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高中时期,尤其是到了高三,大家学习时都在默默地学,考试时都在默默地考,等模拟考试分数下来时,更是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一个,生怕把分数给吓少了。我们可以猛然地感觉到自己的周围不那么喧闹了,而是更加寂静了,甚至静的像黑夜、静的像一潭死水。于是从高一、高二到高三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不是教室、天气的变化而是一种氛围在变。而后者的本质又是同学们的心理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人人的心里都会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闷”,于是你是否会感到与同学的关系似乎有一种微妙,与老师、与父母之间也发生许多许多的冲突,甚至同自我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了?你是否发现自己会对其它人产生更多的误会?你是否因此想找一些趣事发泄一番?是的,正因为心里闷才去发泄;要不谁吃饱没事想什么“发泄”。问题是我该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毕竟把它放在心里不好受。
我认为其实人的心理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问题。处于人生紧要关头的高中生更是如此。下面我结合我自身的一些感受谈一下高中生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我想会对你有些帮助,尤其是高三学生。我也不讲什么样高深的理论,只是根据一些例子谈一谈。

  首先是处理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它们的重点是理解自己、宽容自己!有的人学习时喜欢“狂飙突进”,想一下子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的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许多人会因此而恨自己。尤其是原本基础较差的同学,更会责怪自己不争气、自己为什么这么笨!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因为责怪自己才形成一种鞭策,但一直“鞭策”自己而不知了解一下自己的特点、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是不可能找出问题的根源的。还有些同学学习喜欢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一方面担心自己被落在后面,一方面又怕别人的突破方法自己不知道,于是他们总喜欢知道别人现在在做什么、怎么学的、学到哪里了。当他们看到别人在早早地把一套模拟卷做完后,他们也会放下手头还未复习完的书而去匆匆地把卷子也做了。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是书未看仔细,卷子也未做好。其实别人怎么做那是他的事,自己的事有自己的特点。也许你的学习速度是慢一些,但这是你的特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既然可以做得很好,慢一点又有何妨呢?现在的青少年不都在喜欢自己的个性吗,但为什么不能容忍自己的个性呢?我们应该看一些后来成功的人,当初的学习方法在别人看来也许像蜗牛一样在爬,但它们持之以恒。因为他们相信这是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鹰有鹰的速度,但不一定每一只鹰都会抓获猎物:蜗牛有蜗牛的速度,但它凭此已在地球上生活了数十万年。因此你要相信自己的方法、自己的特点,也要放开心怀去容忍它。这样你对自己的自信心为增强很多。

  第二是处理同学间的关系。这里老师父母都说得很多,也很好,我只想说我的一点经历。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同学(曾经是我)因为向另一同学借书而遭到拒绝,他便认为这个社会真是“世态炎凉”——因为社会上许多人都这么说,而且自己又经历了这件事。但事实上他忽略了许多人也在歌颂这个社会的美好,而且自己也曾经历过令自己感到欢欣鼓舞的事。其实报纸等媒体上所宣传的人的种种私心恶行只是一种并不普遍的事例: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普通的事自然不会过多报道,因此有些同学会误把媒体所宣传的这些事当作社会的一个普遍情况,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导。像许多美国人都认为美国人“性”开放,但一调查才知道,自己都属于保守的大多数。所以要看到社会、你的同学,都是友好的,不要因一点小事便胡思乱想。有的同学,特别是学习不太突出、自认为不太受老师重视的同学,往往产生一种对“好同学”的嫉妒心理或者怀疑。问学习好的同学问题时,如果这位同学刚好也不会而不能回答,那他就会认为该生太小气,不肯将方法告诉别人。其实不论“该生”心里怎么想,你生一肚子气又有什么用呢?况且我在北大所见的各省市“精英”往往都有一种开阔的胸怀,不肯告诉别人的只是少数。

  与一些较为亲密的朋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也是很重要的。在这学习繁忙的阶段,与同学交心的机会也许会明显减少。以前一块聊天、散步的老朋友们,会逐渐有些远了。当你们想找一个人说说心里话的时候,总会想到别人是否很忙,是否会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其实交流是双方都需要的,而如果都怕影响了对方的学习,那就不太妙了。因此我建议你大胆地说出来!据我的经验其结果往往是正中对方(一定是好朋友)心坎!对此我有一个观点:正是因为更忙了,才需要这些朋友间的交流;而不是因为更忙了,减少甚至放弃与人交流的机会。这一阶段还会出现一个我们不能讳谈的问题,那就是“早恋”(我不以生理年龄来划分是否是早恋,而是用心理年龄作为标准;但高中生多数心理并不成熟这也是事实。因此我们根据一般情况笼统称之为“早恋”)双方的关系问题;我们虽不提倡在高中谈恋爱,但对于已是“既成事实”的同学们,我们也不能不想一些办法来帮助这些同学处理恋爱和学业间的冲突。因为我相信这些同学也是想考上理想的大学的,也许还想“海枯石烂”。首先,完全断了并不现实,且容易造成对当事人的一种刺激;我们只能说先放一放,一切问题等高考后仔细解决(反对考前解决);你们仍可以出去散步聊天,但话题不要太多关于恋爱的,这样你逐渐会把对方当成一个亲密朋友。而处理亲密朋友关系的方法上面已经谈到了,我想一样适用。

  第三是处理与父母、教师的关系。青少年往往容易形成愤世嫉俗的思想,因为他们对社会不满,但这种不满本质上仍根源于对自己的不满。只不过许多人会将其归结为其它人。而这“其它人”更多的是你最亲近的人。高三时许多同学都会感到父母、教师的眼光似乎都要变了:老师会更“宠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父母也会对你有更多的“唠叨”,他们会不停地问你想吃什么、想喝什么;或直接而又反复地问你的分数,等你有气无力地答了,他们又问你其它同学怎样,你的名次怎样!你会感到,上学时老师逼分,自己也为分发愁,回家了还不能安静会。这时你往往会把在学校中的不顺利统统发泄到父母身上,因为你这时的一丝理性告诉你只有父母可以相当宽容你。据说有的国外学校墙壁上画上学校教师、领导的人像,供有“气”的学生进行发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舒导情绪的办法,但他显然有一种暴力倾向,我也并不赞同。我也不想让同学们去“克制”心中的不满,最好在你一时冲动顶了你的爸妈之后,找个机会去他们跟前亲近一番,尤其是男孩子,总以为自己已独立可以远离父母,但试着像小时候那样往父母身上靠一靠定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时候你的心情也会平静许多,父母也不会急着问你成绩,你就可以把心理话好好说一说。对于老师,我想每个老师对学习好的同学的偏爱都是有的,我也不用讳言,但我却不敢说偏爱这部分人,就会遗弃另一部分人。你认为老师对你怎么看只是你的主观想法,还是再去试一试。比如你去问一道题(对这道题你应有独特见解),如果你仍认为教师的态度不够重视你,你可以把自己的独特见解说出来,让教师看到你的某处优势在闪光。因为教师也是人,不是神,他们同样会佩服别人,你的任务就是让他们用另一种眼光看你,也许这个问题并不是学习上的,但关键你要让他们知道不是你不行,而是仅仅在某方面欠那么一点,只要有“您”的引导所欠的一点就可弥补。

  上面说了这么多,虽然比较杂,但我想身临其境的师弟师妹们还是会有相当的共鸣的。我也真的希望我所写的能对大家有些益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